杨林镇
杨林镇简介
基本简介 杨林镇地处衡东县城东南32公里的洣水两岸。四周与本县的莫井乡、草市镇、高湖乡、南湾乡接壤。杨林历史悠久,唐时名杨林埠,系洣水沿岸一重要集镇,以当时河岸杨柳成林,青翠葱郁而得名。杨林老街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我省目前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条青一色的青砖青瓦土木式结构建筑。民众俭朴、善良,颇有先朝遗风。杨林镇物产富饶,自然资源异常丰富。
名称来历 历史悠久。唐时名杨林埠,系洣水沿岸一重要集镇,以当时河岸杨柳成林,青翠葱郁而得名。杨林老街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我省目前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条青一色的青砖青瓦土木式结构建筑,一砖一瓦见证着杨林的发展历史。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3 o 01′00″ ~113 o 10′01″,北纬26 o 50′46″ ~27 o 02′26″。地处衡东县东南部,现镇域东临高湖、荣桓两镇,南界草市镇;西与南湾乡、吴集镇、衡南县接壤,北靠吴集、甘溪两镇。人民政府驻杨林村,电话区号0734,邮政编码421451,北距衡东县城31千米。
自然环境杨林是衡东最大的“水镇”,洣水穿境而过,全镇13个村(社区)就有11个村(社区)沿水两岸分布。杨林是衡东最大的“山镇”,林业面积居全县第一。杨林镇境内西、南两面属山地及丘陵,分布着众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水塘。镇内洣水流经,清幽秀丽,河流沿岸平坦开阔,良田沃土,阡陌纵横。境内为典型丘陵地区,最高峰四方山位于四方冲村境内。辖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降水量1371.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60天,降水集中在每年的4-6月,6月最多。境内属洣水水系。洣河自茅镰洲入境,由南而北,境内河道长18千米。杨林镇自然资源异常丰富。矿产资源有:金、钨、汞、硫、石灰石等;林业资源有杉木、松、楠竹、油茶等,农产品以稻谷为主,盛产柑桔、瓜类、大豆、棉花、牲畜、禽蛋、红枣、板栗、湘莲、海狸、甲鱼等。特别是石峡的石灰以粘性强、白色而出名,临近几个省的船贩纷纷前往石峡运石灰,在清末曾盛极一时。沿洣河两岸盛产柑桔,以产量大、味道甜而名闻省内外。
政区沿革 新中国成立前属衡山县第四区,称高水乡;1952年属第十二区, 1956年,将杨林、柴埠、大塘、太平寺四个乡合并;为杨林乡;1958年更名为先锋人民公社,1960 年后更名为杨林人民公社;1982年更名为杨林乡;1985年12月撤乡设镇;1989年,杨林、青山两乡合并纳入杨林镇。
政区划分 全镇辖13个村(社区):杨林、寺门前、荣丰、太平寺、源头、石峡、贺家桥、联西、新扶、小岳洲、柴埠、湾头洲,洣南社区。
人口面积 全镇总面积130.85k㎡,耕地面积15450亩,其中水田13484亩;森林总面积124756.5亩,其中有林地87519亩,竹林地26476.5亩。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 22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