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市镇

草市镇

机构简介

衡东素有“锡岩仙洞之奇、洣水之绿、四方山之野、草市芙蓉镇之古”的美称。草市镇地处衡东县东南,东与攸县菜花坪镇、鸭塘镇接壤,南与南湾乡为邻,西连杨林镇,北接高湖镇,距县城43公里。境内吴南公路与衡炎高速穿境而过。是沟通攸县、茶陵、安仁的交通要冲之地,属洣水流域重镇,是我县东南物资的集散地,已逾千年历史。明清两代曾设巡检司,以巡检司和练兵的草坪而名草司,清咸丰三年(1853年)更名为草市。2015年底草市镇与高塘乡合并成立新的草市镇,经过乡镇区域规划调整现草市镇辖江坪、大对河、桐桥、油子塘、丫塘、沙港、田心、横黎、山田、洣坪、山塘、福塘、石旺、高田、两路新、马脑寨、大洲、洲先18个行政村,1个社区(灵山社区)。 

现有人口约6万余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占99.97%,总面积144.7平方千米。 

境内为典型丘陵地区,西南稍高,中间低,洣水、永乐江穿境而过;境内最高峰位于油子塘村境内,海拔488米,最低点桐桥村,海拔65.8米。 

草市古镇因位于洣水及其支流永乐江的汇合处,像其它古镇一样是一个移民集镇,在“南船北马”的古代,靠其水运优势发展成为湘东南山区的一个重要物资集散中心,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店铺林立商业繁荣,享有“小南京”之美誉。而在现代,由于既不通火车又不靠近公路干道,加上因洣水水利梯级开发而修筑的荣桓、望日岩等河坝的阻隔,使草市古镇成了一个相对隔绝的山乡边远小镇,使其免受了现代文明建设的冲击,仍然保持着古色古香的韵味。2015年,入选首批“湖南十大最美古村镇”,入选湖南第七批“省级生态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