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衡东,土菜飘香。衡东土菜,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有着底蕴深厚的饮食文化;近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一代又一代衡东人的共同努力下,“久在深闺”的衡东土菜得天时地利人和,“厚积薄发”,从“农家小院”登上了“大雅之堂”,被中国烹饪协会授牌唯一的“中国土菜名县”,土菜延伸产业链过100亿;衡东土菜餐饮店如雨后春笋,发展到1200 多家,分布在大江南北。在全国从事餐饮行业人员达13万余人;衡东厨师更是“香饽饽”,涌现了五十多位湘菜及衡东土菜名厨,他们传承创新,屡获佳绩,不断提升衡东土菜餐饮品牌,提高了衡东知名度、美誉度;他们勤劳质朴、厨艺精湛,正用毕生所学大展身手,助力县域经济强县建设,助推衡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衡东融媒特别策划——《中国厨师看衡东》,和你一起,了解衡东土菜的历史渊源,一睹衡东厨师的动人风采,寻味衡东名菜的活色生香。今天推出《脉络清晰的厨艺传承》。
衡东融媒9月21日讯(融媒体记者 刘晓钰 谷幼平 稂银)地方美食的传承离不开两个重要的因素,当地的食材资源、厨师的烹饪技术与传统。作为湘菜的一个重要地方支系,千百年来,衡东土菜以山茶油、米烧酒、黄贡椒“三件宝”为灵魂,推出了石湾脆肚、鳝鱼炒蛋、大浦血鸭、新塘削骨肉等一百多道菜品,每一道菜都有着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这些传统美食不仅仅是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征服了无数南来北往食客们的味蕾,更是连接着每一个人的味觉和记忆的纽带,也为衡东搏得了“全国唯一土菜名县”的美誉。如今,衡东美食,在当地享有盛誉,也是全国美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些传统的美食制作方法和独特的配料搭配,凝聚着世世代代衡东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衡东,有优秀敬业的厨师队伍,他们守着的,是故乡传承近千年的尚厨之风,家族传承百年的厨艺脉络,代代传承的妙手匠心,内心敬畏的行业信仰……他们在传承和推广衡东土菜文化,他们在保护和创新衡东传统美食。
衡东土菜发端于民间餐桌,成长于交通驿路,聚集在街道城镇,提升于餐饮酒店。一路走来,涌现出一大批推动衡东土菜发展的名厨。陈良桂,抗战时期先后四次选派南岳山磨镜台山庄,为国共合作要员主厨,做口味菜,时人称其为“御厨陈大瓢把子”。范正秋,主厨二十余年,先后为衡东商业供销社系统培养饭店厨师文焱华、刘林、阳竹英、杨建华、范春生等50多位湘菜及衡东土菜名厨。谢正辉,师从著名湘菜大师石荫祥先生,多次为毛泽东、华国锋、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担任专厨,并被国家授予特一级技师资格。裴冬云,中国厨师金厨奖获得者。文焱华,衡东县烹饪界颇具盛名的土菜大师,驻国外大使馆主厨,所烹调出的“无黄蛋”、秘制汤圆、木薯粉面塑花鸟深得外国总统及随从称赞。2010年定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同年荣获“湖南餐饮五十年终身成就奖”。谭南海,餐饮土菜文化大师,他组织了“诗联进酒店”活动,其创作的百道土菜百首诗堪为经典,赋予土菜厚重文化;编导“学做衡东土菜”电教片20集,编写了《衡东土菜菜谱》2集;参与创办衡东县烹饪技术学校,编辑教材并任教。2010年荣获“湖南餐饮五十年终身成就奖”,同年定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经过近十年努力,衡东厨师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拥有湘菜大师8位,湘菜名师10位,土菜大师22位。
衡东非常重视餐饮厨师人才的培训,有着十分健全的培训机制。衡东厨师人才培训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社会办学相辅助,长中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全县成立了三家培训学校。政府承办的全日制职业培训学校、开设全日制厨师专业班4个,中专学历,每年培训全日制专业厨师200人;衡东烹饪技术培训学校,设中长期厨师培训班,每年培训专业厨师500人;面向农村的杨山培训学校,以短期为主,每年培训从事茶担子、家政就业土菜厨师500人。通过三种不同培训学校、培训周期,为社会培训不同需求的厨师人才1000多人,为衡东餐饮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目前,衡东土菜厨师精英不仅活跃在全国1200多家衡东土菜餐饮店、数千家湘菜餐饮店,还活跃在全国近万家机关、学校、医院等团餐食堂场所,其中,衡东土菜厨师6万人,其他从业人员超过13万人,为衡东土菜美誉三湘四水、香飘大江南北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审:肖浩宇
二审:廖婷婷
三审:刘晓钰
责编:肖浩宇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5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4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3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2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9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8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7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6日)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