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融媒8月23日讯(融媒体记者 刘晓钰)扶贫,是一场攻坚战。在扶贫路上,我县涌现出无数“不破楼兰誓不还”的优秀典型。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发改局干部成新平的扶贫故事。
2018年2月,成新平被抽调到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担任县联席办办公室主任。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一项任务重、强度高的综合性工作,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他清楚记得当时领导找他谈话,听到这个决定,瞬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毫不犹豫就同意了,他知道挑起县发改局的这副重担是他的荣幸。
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入第三个年头,我县计划实施375户、1003人,全部实施3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为尽快熟悉工作,晚上他抽时间学习政策业务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白天他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与县联席办其他同志一起下乡考察集中安置点选址、协调矛盾纠纷等,从选址开始到项目报批、征地拆迁、地基打桩、安置房封顶、安置区配套设施完善等工作,他都亲临现场,一直奔走于7个集中安置点之间。周末加班成常态,他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做好每项工作。
2019年1月,安置房建设竣工,开始着手搬迁户的住房分配工作。为使分房科学、接地气、公平公正,除了到兄弟县市学习取经外,他多次到乡镇洽谈,听取乡镇领导、搬迁群众的意见,把相关情况及时反馈到县联席办,经县联席办数次讨论研究后,最终出台了《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房分配指导意见》。
在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有关工作中,发现存在衔接不及时的问题。于是,他积极向县联席办建议,每个集中安置点成立便民服务中心,由安置点所在乡镇安排当地村(社区)管理,确定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实行正常上班。有了便民服务中心后,安置区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卫生有人打扫。
为方便管理安置区搬迁群众,他们帮便民服务中心配好办公用品,布置好室内政策宣传栏及工作人员职责。他联系广告公司,做好安置区三栏(安置区情况简要、卫生评比、居民公约宣传栏),给每户搬迁户贴好门牌号码,在每个安置点贴上感恩宣传标语。
为提升安置区管理水平,2020年6月,他组织集中安置点管理人员召开了座谈会,大家各抒己见,提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宝贵经验,为我县安置区管理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打下了基础。
2018年3月,他身体不适,到衡阳附一检查,诊断为高血脂症、高血压2级,在附一住院一个礼拜,出院后医生建议修病假半个月,但他顾不上休息,立即投入到全县集中安置点的选址工作中。根据工作安排,他负责杨桥镇集中安置点的选址、旧房拆除、矛盾协调工作。由于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当年5月3日杨桥镇就已选好址且对安置区内的旧房进行了拆除,成为全县7个集中安置点首个安置区旧房拆除和地基开工的乡镇,为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设开了一个好头。
2019年4月19日,他到长沙湘雅医院复查身体。当晚接到通知,第二天上午8点召开安置房工程质量“回头看”工作专题会议。为了工作需要,他取消了身体复查,清晨坐高铁赶回了衡东,准时参加了会议。21日开始带队到石滩乡、霞流镇等乡镇入户检查2016、2017年分散安置房的质量问题。
今年先后组织了几次易地扶贫搬迁“回头看”和问题整改验收工作。他都是挑任务重的安排,负责吴集镇、霞流镇、大浦镇、南湾乡4个乡镇的问题整改工作及281户搬迁户的“一户一档”资料审核和完善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带药下乡,没有半句怨言,因为他时刻记得自己是一名党员。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粒沙同样可以凝聚成塔底的基石。成新平敬业奉献的精神和突出的工作业绩得到了同仁及搬迁群众的一致好评,2018、2019年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第二名,他也连续两年获得嘉奖。成新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作风。他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责编:廖婷婷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5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4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3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2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9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8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7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6日)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