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融媒3月14日讯(融媒体记者 廖仲国 丁雅岚)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伟业。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全县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在全县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浓厚的舆论氛围,根据县委统一安排部署,由县委宣传部指导,县融媒体中心特开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县域经济强县——“一把手”访谈》专栏,邀请各乡镇、部分县直机关单位“一把手”畅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谈思路、话举措、谋发展,以加快县域经济建设和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为主抓手,出谋划策,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为建设县域经济强县共同奋斗。
主持人丁雅岚: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请您谈一谈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体会。
草市镇党委书记胡雪松: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持续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理论素质,为建设县域经济强县贡献草市力量。
主持人丁雅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加快建设县域经济强县的目标,请您谈一谈,草市镇将采取哪些举措呢?
草市镇党委书记胡雪松: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强基固本促提升。一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专题学习、宣传宣讲、屋场恳谈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草市落地生根。落实好基层党组织底线守护机制,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底线工作,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整体水平。努力将非遗文化融入基层治理之中,建立起一个符合镇村实情、适应群众需求、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二是实施村干部履职能力提升行动。加强村社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村书记素养,发挥好村支部书记“头雁”作用。组织村“两委”干部开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全面提升村干部队伍各项素质。实施“比学评促、分类提升”、村级竞赛比武等活动,形成干事创业、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二、聚焦重点促攻坚。一是扛起粮食安全责任。草市镇以水稻为主导产业,全镇19个村(社区)均种植水稻,是我县水稻生产大镇之一。新征程上,草市镇将严防死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继续抓好水稻产业示范片区建设,不断提升水稻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二是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推进村集体闲置资源整合利用项目,以农村“三资”清理为基础,盘活资产资源,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围绕特色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充分挖掘草市柑橘、豆腐等本土特色农产品,因地制宜谋划村级产业项目,打造“一村一品”,加快推进白茅洲脐橙、江坪油茶、桐桥高产水稻、大洲香芋、福塘西瓜等产业发展。成立柑橘联盟,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不断做大柑橘产业,变果树为集体经济“摇钱树”。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努力形成切合本土实际、增收效果显著、生产产品高质的优势产业,切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创新驱动促发展。一是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在示范片区探索跨村联建模式,推动组织联建、产业联兴、治理联动,结合草市古镇特色文化、农副产品等优势,打造基层党建示范区、产业发展引领区、特色文化传承区、人才招引聚集区“四位一体”的特色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举办文旅创客培训班,让基层党建工作有效融入到服务乡村振兴大局。二是推动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增长极。作为一个千年古镇,草市镇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古街、古庙、古桥、古井、古码头各具神韵,马脑寨丹霞地貌山形奇秀、蔚为壮观,“草市赶分社”“灵山庙会”等特色节庆活动远近闻名。草市镇将立足当地文化资源,按照“党建引领、点上突破、串点成线、整体提升”的原则,弘扬传统文化,推进文旅融合,将草市古街、灵山庙、五七干校、马脑寨丹霞地貌等景点串珠成链,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挖掘丰富衡东土菜内涵,开设草市豆腐宴,积极培育草市特色文旅品牌,让四方来客游文化古镇、尝农家土菜,品民俗非遗,赏田园风光,摘草市柑橘,让草市古镇成为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一审:刘兰娟
二审:廖婷婷
三审:罗晓伟
责编:刘兰娟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5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4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3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2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9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8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7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6日)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