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畅享丰收节——乡镇长访谈》杨林镇党委书记邓小杨: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美丽宜居杨林
2022-09-11 16:23:21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谭碧婷 |          浏览量:37375

衡东融媒9月11日讯(融媒体记者 廖仲国)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来临之际,全面展现衡东各乡镇丰收的喜人景象,推介各地农业特色产品,由中共衡东县委宣传部指导,衡东县融媒体中心、衡东县广播电视台开设《喜迎二十大畅享丰收节——乡镇长访谈》专栏。

主持人丁雅岚: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喜迎二十大 畅享丰收节——乡镇长访谈》专栏。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杨林镇党委书记邓小杨。您好,邓书记,欢迎您!

主持人丁雅岚:马上就要迎来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请问邓书记您能否结合当地特色,用一段优美、有诗意的话描述杨林镇丰收的美景?  

杨林镇党委书记邓小杨:潭江渔村,渔歌唱晚;四方山上,云山竹海;九曲洲头,良“橙”美景;洣水河畔,稻谷飘香。

主持人丁雅岚:咱们杨林镇乡村振兴工作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杨林镇党委书记邓小杨:今年以来,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系列讲话为基本遵循,精准锚定“宜居杨林”发展目标,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强化组织领导,立足镇情实际,紧盯短板弱项,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注重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产业发展。全年推动完成稻田抛荒复耕复种200余亩,守住耕地红线;特色种植业再破新高。全年种植油菜面积12000多亩,脐橙种植面积突破2000亩。全镇申报建设“乡村车间”6家,涵盖加工业、特色种养殖业、新能源环保等产业;致力发展文旅融合。坚持走“文旅+”路线,启动了“潭江渔村”和“脐橙乡村”等2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四方山森林公园、杨林古韵老街、石峡宁中油菜花海等吸引了周边游客前来观光。

(三)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水域治理成为新常态。完善水域整治、源头重治、生态防治、环境共治的联合治理体系;大力开展“四边四清”专项整治行动,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不断提升农村整体文明程度。

主持人丁雅岚:未来咱们杨林镇乡村振兴发展的定位是什么?如何朝着这个定位推进各项工作?

杨林镇党委书记邓小杨:(一)努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盘活农村的土地资源。引导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强化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我镇油菜、油茶、脐橙等特色产业的种植规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利用山水自然田园风光、特色建筑、农业劳作生产、民俗风情等要素,突出特色自然人文风光,将潭江渔村、四方山竹林、杨林古街逐步打造成自然风景观赏旅游路线,扩大杨林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努力打造杨林旅游新名片。

(二)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农村移风易俗宣传,倡树文明新风,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一核五会”的作用,推动形成良好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下沉。努力推动实现文化活动场所、健身器材 “村村有”,满足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城乡一体化的追求。开展流动文化服务,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通过送文艺演出进村、红色电影展播等形式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抓好垃圾减量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继续推进“空心房”整治和“厕所革命”,实施绿化、亮化、净化工程。

(四)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级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村干部素质能力,健全完善村干部日常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扎实开展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村民大会、道德讲堂、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推动乡村现代化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一审:谭碧婷

二审:侯毅强

三审:罗晓伟

责编:谭碧婷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