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融媒5月25日讯(通讯员 文佳)“讲得很好,我们听懂了!”5月21日上午,衡东县人民法院在吴集镇紫岗村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屋场恳谈会”。这场恳谈会既与村民们分享了党史故事,又宣讲了民法典,还聚焦了急难愁盼问题,干货满满,趣味多多,村民代表纷纷点赞。
分享元帅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你爸爸廿余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所想的,是在做官,更没有财可发。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国家规定之待遇外,一无私有。”这是罗荣桓元帅于1949年写给大女儿罗玉英的一封信,信中饱含着真挚情感和家国情怀,具有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恳谈会上,衡东法院乡村振兴工作队成员文艳平与乡亲们分享了罗荣桓元帅一封家书的故事。
“罗荣桓元帅是我们衡东人的骄傲,他的事迹与精神深深影响着我。”文艳平结合党史学习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受罗荣桓影响,他从小就植下了军人梦的种子。1995年参军,在部队里整整服役了10年,2005年转业回到法院。
“在罗荣桓元帅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忠诚、干净、担当的高贵品质。作为一名转业军人,我会继承和弘扬好罗荣桓精神,在乡村振兴中与乡亲们齐心协力,把我们紫岗村建设的更加美丽!”文艳平向乡亲们表示,自己会像在脱贫攻坚中一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服务乡村振兴。
推进诉源治理,促进乡村和谐
恳谈会上,衡东法院杨桥法庭庭长刘尚球应邀为乡亲们宣讲《民法典》与普及诉源治理知识。
面向农村,面对农民,刘尚球以直白的口语,互动的形式,案例的方式,宣讲了《民法典》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婚姻家庭、民间借贷及担保、好意搭乘、甘冒风险等10个方面的具体规定。乡亲们听得十分过瘾。
2020年6月杨桥法庭被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确定为诉源治理联系点,坚决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创新诉前调解、驻庭调解、一村一特邀调解员等工作举措,使新收诉讼案件同比下降30%。目前这一惠民解纷模式已经在衡东法院全面展开。刘尚球向乡亲们介绍,诉源治理其实就是诉讼纠纷源头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和谐乡村的新需要。
聚焦急难愁盼,办好民生实事
“我借了一万元钱给别人,有七八年了,至今没有归还。我想知道这算不算过了诉讼时效。”近七十岁的刘爷爷说自己在广州时间比较多,没有直接找过借钱的人要求偿还,现在电话也打不通了。
对于乡亲们提出的问题与困难,与会人员都进行了记录和整理,并逐一作出了回应。能现场解答的现场解答,不能解决的列好清单带回单位研究方案再行反馈。
“我有三个期待,一是期待我们的工作队能把实实在在的精神坚持下去;二是期待我们紫岗村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变化;三是期待乡亲们会给我们工作队一个实实在在的点赞。”在恳谈会上,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肖海军表示,法院会全力以赴支持工作队的工作,让他们为乡村振兴,为乡亲们的美好生活出心出力,尽心尽力。
责编:谷幼平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5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4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3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2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9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8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7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6日)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