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之声】①永远做老实人
2021-03-11 10:19:06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罗建水 |          浏览量:4193

【开篇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中共衡东县委组织部特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开展“党史之声”专题活动,通过诵读党史微故事,学习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进一步引导更多党员干部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更加坚定的信心决心,自觉肩负起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在着力建设“一核两副”,全力打造“三园九链”,奋力开启建设现代化衡东新征程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党史之声》诵读活动从现在开始至六月底,共12期,将通过衡东县融媒体各平台对外展示,欢迎品鉴。

永远做老实人

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罗荣桓元帅于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衡东县一个乡绅家庭,他一生恪尽职守,被誉为“政工巨匠”。

罗荣桓自从投身革命,便将生死置之度外,更是从来没有想过将来飞黄腾达升官发财。1937年秋,作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奉命开赴抗日前线。临别前,他对新婚不久的妻子林月琴叮嘱道,要永远做老实人,忠诚于党的事业。“永远做老实人”不仅是罗荣桓对妻子的期望,更是自己坚守的信条。他时刻提醒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应该为人民谋幸福,而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他后来在给孩子的信中坦言:“你爸爸几十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所想的,是在做官,更没有财可发。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国家规定之待遇外,一无私有。”这确实是罗荣桓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在炮火纷飞的革命岁月,罗荣桓一直以四海为家,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由于环境的艰苦,加上没日没夜的工作,他最终积劳成疾,后被确诊为肾癌。1946年7月,党中央安排他到苏联就医。一年后,罗荣桓回到了哈尔滨,在组织的安排下,他住进了一幢从旧官僚手中接收过来的楼房里。这是一处宽敞的上下三层楼的独立庭院,楼内设有豪华的舞厅、会客厅,讲究的卧室、洗漱间,非常华丽气派。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罗荣桓感到太奢侈了,心里很不安,几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另找一处朴素简单的房子住,但一直没有结果。有一天,他到谭政家去做客,见谭政住的是一处二层小楼,于是跟谭政说:“跟你们搭个邻居怎么样?你家住楼上,我们住楼下。欢迎吗?”谭政起初还以为罗荣桓在开玩笑,没想到几天以后,罗荣桓一家真的搬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荣桓一家搬进了北京南池子18号。这处房子并不宽敞,要住上罗荣桓一家,再加上秘书、司机、警卫员等人,很不方便,但罗荣桓仍然自愿搬了进去。后来考虑到家里人口越来越多,房子实在过于拥挤,罗荣桓才于1954年举家搬到了东交民巷新8号,与贺龙、陈毅、张鼎丞成了邻居,在那里一直住到逝世。

在其他许多事情上,罗荣桓也是处处为人表率,坚定做“老实人”。

按照当时规定,罗荣桓家里可以放专场电影,但他怕给别的同志添麻烦,因而坚决拒绝。有一次,罗荣桓不在家,放映队来家里给他的家人放了一场电影。他得知此事后,不仅严肃批评了身边的工作人员,而且还把总政文化部的负责人找来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出去看电影呢?你们放什么好片子可以打电话通知我,我想看就去,不想看就算了,以后不准再到家里来放。”从此在罗荣桓的家里再也没有放过专场电影。有一次,有关部门通知罗荣桓到剧场去看河北梆子演出。他带着几个孩子去晚了,场内座位已经坐满了,他们绕着场子转了一圈也没找到空位。孩子们不高兴了,埋怨组织晚会的人没有安排好。罗荣桓却笑吟吟地说:“看不成就不看嘛!出来散散步不是也很好吗?”

罗荣桓告诫家人不准搞特殊化

罗荣桓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十分亲切,总是喜欢和他们聊聊家常,相处得就如家人一般。罗荣桓虽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但身边只有一个秘书。他还会关照秘书的学习和休息,常常自己签收文件。政治学院的花工老张,每年都要到罗荣桓家里帮助整理花木。每次去,罗荣桓总会留他吃饭,林月琴则会给他送烟倒茶。老张每次回忆到这一幕,都感动地说:“这样的高级首长对我们工人如此亲切关怀,这在旧社会是做梦也想不到啊!”

1962年,罗荣桓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但他总是默默忍受病痛折磨,尽量不麻烦医务人员,很少按响床头的电铃进行呼叫。一到晚间,他就让医务人员去休息。

罗荣桓就是这样一个心里装着大局、装着他人的人。毛泽东曾说过:“荣桓同志是个老实人,而又有很强的原则性,能顾全大局,一向对己严,待人宽……”

1963年12月16日下午2时37分,罗荣桓与世长辞,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写下了一首《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来追思这位与他“一生共事的人”: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读后感】

当前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罗荣桓元帅“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的革命风范给我们以莫大的激励和鞭策,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勇往直前,我们必将秉承革命前辈的遗志,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诵读党员】

陈  媛

中共党员,中共衡东县委组织部机关支部副书记,干部档案室副主任

责编:罗建水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下载APP